现在是: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1岁男童“大肠包小肠”,B超监测下水压灌肠顺利复位

发布时间:2024-04-08来源:本站原创

近日,一岁男童反复呕吐,并阵发性哭闹、便血,经查为急性肠套叠,江西省儿童医院普外科李匡凡治疗团队为其行B超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目前,男童已康复出院。


近日,来自江西抚州的一岁男童明明(化名)出现反复呕吐并阵发性哭闹,父母误以为着凉,但随后出现便血,经当地医院检查发现为“急性肠套叠”,因当地医院条件有限且明明年龄太小,建议转至上级医院治疗。


明明父母立即带幼儿前来江西省儿童医院普外科寻求帮助。急诊完善彩超后,诊断急性肠套叠,紧急为明明办理入院手续。


微信图片_20240411155804.jpg


入院后,考虑到明明发病时间未超过48小时,全身情况良好,江西省儿童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李匡凡决定为其实施在B超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


微信图片_20240411155808.jpg


在治疗团队及护理团队的通力合作下,仅耗时10分钟左右便为明明完成B超监测下水压灌肠,并顺利复位。


6小时后,明明逐渐恢复饮食,经观察1天后完全恢复正常并出院。


邓庆强介绍,幼儿呕吐极易误以为着凉或者吃坏东西,如症状一直未缓解,应及时行腹部彩超检查,排查是否存在急性肠套叠的可能,以免延误治疗。江西省儿童医院普外科B超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技术成熟,快速康复,省内领先,可使患儿免受手术痛苦。


急性肠套叠科普


急性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急腹症,是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造成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尤其是4-10个月婴儿多发,2岁后的儿童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


临床表现


微信图片_20240411155817.jpg


阵发性腹痛(最早出现):突然性或阵发性哭闹。


呕吐:腹痛后数小时发生,早期为反射性呕吐(胃内容物),晚期为梗阻性呕吐(带大变样物)。


便血:发病后6-12小时,果酱样粘液血便,或作直肠指检时发现血便。


上腹部腊肠样包块。


全身情况:患儿在早期一般状况较好,体温正常,无全身中毒症状;随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并发肠坏死或腹膜炎时,全身情况恶化,常有严重的脱水、高热、嗜睡、昏迷及休克等中毒症状。


最佳治疗时机


儿童发病48小时内,全身情况良好,无腹胀,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腹壁柔软为最佳治疗时机。


什么样的人不宜行B超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技术?


病程48小时以上,伴高热,脱水等中毒症状者。


腹胀明显,有腹膜刺激症状或疑有肠坏死者套叠部位已达结肠远端或直肠者。


治疗后需注意:


约10%的患儿有肠套叠复发的可能。对于曾患过肠套叠的患儿,家长也不可掉以轻心,若有类似症状,仍需及时就医。


                                                                             来源:普外科 曾芳芳


返回顶部

咨询服务电话(TEL)  8:00~18:00

0791- 86802382
0791- 8680412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