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新华访谈 | 罗峻松:打造儿童健康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2025-01-24来源:本站原创

微信图片_20250126153522.jpg


江西省儿童医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省级综合性儿童医院。过去一年,江西省儿童医院在儿童健康服务做了哪些工作?今年将如何推进区域医疗均衡发展?如何进一步提升患者医疗服务水平?1月21日,江西省儿童医院党委书记罗峻松做客“新华全媒访谈”,与网友分享交流。


主持人:江西省儿童医院是省内儿童医疗领域的龙头示范医院,2024年,儿童医院主要开展了哪些方面工作?


微信图片_20250126153530.png


罗峻松:过去一年,江西省儿童医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诊疗能力有新提升。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量连续十三年居全省第一,其中复杂、低龄、低体重的先心围术期患儿占比超50%,在全国儿童专科医院中位居前五;在先天性食管闭锁等消化道畸形、膀胱外翻等泌尿系统畸形的手术治疗全国领先;2024年开展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38例、人工耳蜗技术91人次、机器人手术209例、体外肺氧合(ECMO)3例、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55例等,技术跻身国内先进。


二是医疗服务有新提高。建立了由101个年度医疗质量重点监控指标组成的质量监控体系,全院医疗核心制度执行率由89.07%上升至96.96%。全年新增医疗管理制度16项,优化医疗管理流程预案98项,更新诊疗常规200余份,开展院级医疗管理培训36场、医疗应急演练6场。强化合理用药检查和考核,药占比进一步下降至27.06%,同比下降2.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值下降至22.39,同比下降38.67%,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科研创新有新进展。建立长效培育机制,吸纳众多优秀人才,制定了《江西省儿童医院“青苗”科研项目实施办法》《江西省儿童医院个人科研工作绩效方案(试行)》等政策,已签约省内外知名教授到院开展科研工作,并新引进多名博士层次科研岗人员;医院已建立医疗数据科研平台,儿童生物样本资源库初具规模。


四是教学工作有新成绩。成立教学培训中心,建立教学统一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住培、专培管理部门、各专业基地及科室职责;开设教学门诊,实行免费挂号、特需专家及骨干师资带教坐诊等举措。加强师资建设,选派6名教师参加上海模拟医学导师培训班(TTT项目),完成6批次74人次教学演练,组织41人参加江西省高等教育教师岗前培训;2024年南昌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上岗21人,赣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上岗3人。


主持人:以基层为重点推进医疗城乡融合和区域均衡发展,是今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主要任务之一。江西省儿童医院在推进区域医疗均衡发展方面有什么做法,下一步又会有哪些新探索?


罗峻松:早在2016年,江西省儿童医院就发起成立了“江西省儿童医疗联盟”。我们通过夯实这一联盟建设,促进儿科医疗服务同质化,致力构建“上下协同、区域协同、内外协同”互助新格局,以全面提高省内儿科水平为最终目标。目前,儿童医疗联盟已发展吸收省内109家市(区)县级为主体的公立医疗机构,先后实行学科带头人巡讲、接收培训联盟内进修医务人员近2000人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儿科基层适宜技术推广”等举措。


其次,医院进一步完善急危重症服务路径,推动分级诊疗见行见效,以服务儿童健康为第一要务,畅通省内疑难重症患儿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的绿色通道。2024年全院转运救助患儿468趟次(其中危重新生儿407例),行程超10万公里,覆盖全省70余家医疗机构,形成“院前急救-危重症转运-重症监护-高危儿追踪随访”健康管理系统,为基层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此外,医院精准对接需求,推动地区儿科事业均衡有序发展,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以提升基层普通病、常见病的诊疗能力为重点,逐步实现医疗管理质量同质化。2024年先后与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抚州市妇幼保健院、乐平市人民医院等公立医院签署紧密型儿科共建合作协议,选派素质好、业务精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技术帮扶,组织开展手术演示、教学培训等工作事项,提升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


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区域医疗均衡发展,我们准备加强省内儿科事业发展战略性、对策性探索。一是深化分工协作,探索合作共赢新篇章,健全完善管理制度,研究修订联盟章程,起草制定包括联盟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制度、进修人员管理制度等规章文件,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加强合作建设,规范组织管理,提高运行水平;提升双向合作能级,探索“托管式”“半托管式”“合作办院”等发展紧密型或半紧密型合作模式,提升签约单位服务能力。


二是强化辐射引领,构建紧密联动关系网,我们优先对接儿科资源薄弱、合作意愿强烈、医保跨省结算比例较高的地市医疗机构,掌握其面临现实困境及利益诉求并推广介绍我省各适宜技术与惠民政策,与合作单位试点推动制剂流通与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一系列务实举措。


主持人:我国将2025-2027年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进一步在人员、能力、水平、服务等方面发力。儿童医院如何做好这一方面工作?


罗峻松:我们将以“调结构、优体系、强管理、提能力”为主线,持续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省儿童医院服务水平。


一是打造儿童健康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国慢性病、近视和肥胖、重大疾病救治、心理健康等事关儿童健康的重点问题备受关注。为做好这项工作,一方面,我们转理念调结构,打造新型特色专科,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整合医疗资源,调整内科、外科、儿童保健等学科资源配置,优化儿童医院两个院区的功能布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建设儿童保健、心理行为、体检、康复、眼科、口腔等新型医疗需求特色专科。另一方面,集资源优体系,强化学科群建设,建设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诊治中心、癫痫中心、介入诊疗中心、肿瘤中心、急救中心、康复中心、器官移植中心、检验中心等学科群,发展心理卫生服务,推动心理行为干预治疗落地;创新康复服务模式,组建早期康复介入多学科团队,建立康复科与其他专科紧密协作的服务模式,提升儿童健康全周期服务水平和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


二是加快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推进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心脏病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科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明晰各科室专科发展规划,对照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标准,瞄准国内各专业的发展前沿,做好统筹规划,加强与国内顶尖专科合作,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力争创新一批、引进一批、转化一批,以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引领带动学科群发展,建设一批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培育学科,构建“临床重点专科往前带、传统优势专科均衡建、特色专科和培育专科有序跟”建设新模式,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技术服务水平、辐射影响范围,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三是严格管理提升医疗质量效率。一要规范落实核心制度,完善院科两级医疗质量控制运行机制,强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提升各专科质量安全同质化水平;二要推行科主任领导下的诊疗组管理工作模式,探索诊疗组模式核算绩效,打破大锅饭分配机制,进一步释放医疗质量与服务能力提升动能;三要发挥国务院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结果应用,拓展日间、留观病种/术种范围,优化病种结构,提升疑难病种收治例数和四级手术占比等;四要加强临床路径内涵管理,出台院内医保监管制度,持续规范医疗护理诊疗行为和物价收费。


主持人:儿童医院一直秉承“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办医理念,持续提升服务患者水平。过去一年,儿童医院在患者就医服务体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罗峻松:针对提升患者就医服务体验,去年儿童医院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满足不同人群就诊需求。医院新开设了微创介入门诊、PCCM咳喘药学服务门诊、夜间儿科门诊、眼科夜间门诊,并根据就诊流量动态增减医师排班,全年夜间共计接诊患儿8万余人次。


二是做好儿童疑难罕见病症诊治。医院推出一站式多学科(MDT)精准诊疗服务,建立健全MDT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解决患者的困境。如2024年成立神经纤维瘤病MDT团队,筛查NF1可疑患者146例,确诊93例。


三是率先在省内开展儿童舒适化治疗。如儿童舒适化无痛有创操作、功能检查和腔镜诊疗等,为就诊患儿营造温馨环境。目前累计提供各类舒适化医疗服务5万余次。


四是加强儿童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医院积极链接社会资源,联合1%工程儿童杏林基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生元母婴救助基金、江西省红十字会等公益慈善组织,共救助贫困患儿1841人,救助金5449.2万元。


                                                                                             来源:新华社


返回顶部

咨询服务电话(TEL)  8:00~18:00

0791- 86802382
0791- 86804127

关闭